占位问题有救了?多地验证的「平板锁方案」正在提升充电站收益

时间: 2025-11-05 17:10:08 |   作者: ob欧宝平台


  

占位问题有救了?多地验证的「平板锁方案」正在提升充电站收益

  对运营商来说,每一个被非充电车辆占用的桩位都意味着收入的直接损失,而对急需充电的用户而言,空有桩却没办法使用,着实降低了充电体验感。可以说,解决占位问题已不仅是一种管理优化,更是提升场站盈利能力和用户满意度的关键

  当下,许多场站已经采取一些基础措施来解决“占位”问题,例如通过APP、小程序、场站现场指示牌提醒等多重渠道进行提醒,再辅以“锁车”等物理干预,或是通过罚取占位费来减少占位。

  然而,现实情况是,占用充电车位的现象依然普遍而顽固,甚至是陷入了“占位—锁车—收费—再占位”的被动循环,呈现出“治标不治本”的困境。

  目前来看,针对“占位”顽疾,行业已涌现出多种防占位方案。此前,充换电研究院曾通过文章【八大防霸位“狠招”】向大家系统性介绍了当下各种防占位方式,从硬件技术方面出发,有地锁、档杆式防占位方案、在充电设备上加装摄像头等等。

  其中,由数泊科技推出平板锁方案曾引发运营商们的极高兴趣。本篇内容,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拆解数泊科技的防占位方案,看一看是不是真的能够解决让运营商最头疼的“占位”难题。

  目前电站的占位问题,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燃油车占位(停车不充电也可归为此类),一种是充满电车辆占位。针对这两类问题,数泊科技的“充电停车一体化方案”均可以解决。

  相比于简单地增加一道物理屏障,数泊科技的“平板锁”防占位方案,从字面意义上简单理解就是在地面车位上加装一个平板锁设备,但不简单的在于,该方案是通过“智能硬件+I/O模块识别+软件平台”一体化的设计,来重新定义防占位方案赋能场地运营的模式。

  基于平板锁的I/O模块识别逻辑,充电车辆可以自由进出,针对燃油车和超时充电车辆均有对应的占位费收取方案,为电站带来双重收入,增加运营商额外收益,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上也更为合理,让车主有更高的接受度。

  在该方案下,如果充电车位没有车辆停放,平板锁处于“降板”状态,充电车辆、燃油车都可以驶入车位,然后通过I/O模块来识别车辆是否充电。

  如果燃油车驶入车位后,15分钟内没有启动充电,则平板锁会自动升起开始计费,车主在扫码缴纳占位费后,平板降落,燃油车才可以驶离。

  如果新能源车驶入车位,并在15分钟内启动充电,平板锁不升起,不单独计费。但若充电结束后15分钟内仍未驶离,则平板锁升起,然后启动“占位费”计费。

  因此,数泊科技的方案支持允许燃油车停放的场景,在明确收取占位费的基础上也保证了车位的高效利用,也非常适用于路侧充电桩车位的管理。

  实际上,绝大部分的充电站是不允许燃油车进场的。有相对封闭空间的电站能够最终靠绿牌识别道闸来识别新能源车,但是对于一些无法设置独立道闸的电站,防止燃油车进入就会变成一道难题。

  对此,数泊科技也结合平板锁推出了“平板锁解决燃油车占位方案”。该方案采用“平板锁+车位相机”的方式来解决燃油车占位。

  相较于成本更高的相机方案,基于I/O模式识别的平板锁防占位方案能够降低投入成本,应用案例更多一些,也更具优势。

  对于用在车位地面上、车底盘下的硬件设备来说,平板锁的质量可靠性、识别的灵敏度和精准度问题,必然是电站老板最关心的。

  用过普通地锁的运营商都知道,普通的地锁质量较差,非常容易被车撞坏,或是误识别导致车辆底盘受损。所以平板锁究竟耐不耐用?这一点极为重要。

  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,我们不难发现到,数泊科技的平板锁采用的是“铝合金外壳+5mm翻板钢板+6mm底板钢板”的高强度结构,防护等级达IP68,降板状态下可承受10吨以上车辆冲撞,正常工况下连续升降30000次无故障,极大解决了普通车位锁“易损坏、运维高” 的问题。

  同时,平板锁方案搭载了最新的毫米波雷达,车辆识别率高达99%,可精准判断车位是否有车、车辆是否在充电。

  供电方式方面,平板锁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利用“大容量铅酸电池+太阳能板”进行电能转化存储,另一种则是可以直接接入市电。另外,方案也具备语音提醒、灯光提醒等功能。

  另外,要实现“状态监控—远程管控—费用结算”的全线上化,软件平台至关重要。目前,数泊科技构建了“数据管理平台+车位锁管理平台+占位费支付平台”的一体化系统。

  其中,数据管理平台可实时生成收费明细、退费明细等报表,支持支付宝、微信等多渠道支付。

  车位锁管理平台则能远程监控车位锁的电池的电量、4G信号、传感器状态,可远程控制升板、降板与系统复位,还具备“新能源识别”与“多维度报警” 功能——当识别到新能源车牌时自动降板允许驶入,当出现设备故障、低电压、水位异常等情况时实时报警。

  而占位费支付平台则支持用户扫码缴费降锁、线上开具电子发票,简化了结算流程,减少用户等待时间。

  以扎实的智能硬件与高效的软件平台为核心,数泊科技的平板锁方案目前已经在全国多个充电站项目中落地,同中国石油、中国石化、国家电网、浙江能源、广汽新能源、云快充、特来电、星星充电、小桔充电等大型国有或明星企业达成战略合作。

  在这些案例中,我们得知数泊科技还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方案,帮助电站提升运营效益。

  同时,其合作模式也较为多样化,主要有设备买卖、以租代售、全托管模式三种。

  若电站直接采购方案,数泊将提供1年质保,并提供安装培训服务。若是选择租赁模式,也较为简单,按周期付费租赁即可。

  全托管模式下,运营商无需额外采购设备,只需提供电站场地,平板锁设备由数泊科技来全额投资,负责线下安装、线上运营,而电站运营商负责线下维保和线下管理,然后数泊科技同充电站运营商进行“超时占位费+充电量增量”的分成。

  相比较其他两种模式,全托管模式是最适合当下运营商的创新合作模式。毕竟,在盈利困境之下,运营商要守好手里每一份钱,而该模式中,运营商不仅不需要额外增加成本,还能够最终靠提高车位利用率来提升充电量,增加基础服务费收入,也能够最终靠超时占位费来获取额外收益。

  以特来电包头充电站为例,该站采用的就是全托管模式。站点内投运了18套数泊的平板锁,该项目通过定制开发I/O模块,将平板锁设为“常降模式”,通过读取充电桩数据区分充电与非充电车辆,精准管控占位行为。项目落地后,充电站充电量同比提升了30%。

  中石油湖州凤凰充电站内投运的12套平板锁项目,同样采用了“全托管模式”,项目运行后,单枪日均充电量稳定维持在200kWh以上。而国家电网杭州财通大厦充电站安装20套平板锁后,通过I/O模块精准管控充电与占位行为,充电量提升超过30%。

  而在云快充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充电站,则采用 “设备租赁模式”。该站安装了12套平板锁与车位相机,将平板锁设为 “常升模式”,通过车位相机的车牌识别功能仅允许新能源车辆驶入。

  这种模式下,场站方无需一次性投入设备采购成本,仅需支付租金就可以享受防占位服务。项目的落地让场站充电量提升了40%。

  通过实例落地案例的验证,数泊方案的“精准识别+自动管控”均替代了传统的人工巡查,大幅度降低场站的人力成本,又通过“杜绝无效占位”让充电桩真正服务于有充电需求的用户。

  既提升了场站的充电服务费收入,又优化了用户的充电体验,这样一个“运营方增收、用户满意”的双赢格局正是面对“防占位”难题的优秀答卷。

  对于每一位运营商来说,防占位直接关乎核心效益,它极大缓解了“有桩无收”的困境,将每一个车桩位都转化为有效的产能。

  而对于车主来说,一个能有效杜绝占位的充电环境,也代表着确定性和便利性,能够充分保障每一位遵守规则、“充完即走”的用户权益,以此提升整体的充电体验。

  投资和部署有效的防占位方案,对各种场景下的充电站来说,不单单是一项管理和成本的升级投入,更是构建一个健康、可持续的充电服务生态的基础保障。